将军后裔 感悟人生
俱乐部主席:陈胤甫
魏建安:祖籍湖南桂阳城郊昭金村魏家人,出生于陕西榆林市安边县,生父魏才林毕业成都气象学院,于1971年5月在祖国建设大西北中因公殉职。魏建安是革命烈士的后代,是湘军首领左宗棠手下名将魏光谟的第五代玄孙,他于1976年湖南桂阳第三中学(原五七学校)高一班(全县统招文体班)毕业后,响应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桂阳城郊知青林场劳动锻炼,他为人仗义、助人为乐、吃苦耐劳,深得林场内外(上下级)贤士及男女场友的喜爱。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校学习、文化成绩受到影响,但他助人上学的事例时刻犹记在心。。。当时我任知青林场副场长(场长是桂阳城郊公社城北大队支部书记许才生)。国家恢复高考后我自认为在学校学习文化成绩不错(高一班班长),而我拿到复习提纲后懵了,觉得必须要有人指导复习才行。当时,我专程到桂阳城郊公社请假,要求给予时间复习不准,我们的知青林场场长许才生又不支持,在知青林场大会上公开曾说:神仙下凡问土地、土地菩萨不开口、我看你怎么走!
怎么办。。。?在当时哪个年代、哪个环境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,知识青年扎根农村一辈子是否有出息、有出路,值得大家思考及探讨?。。。我孤注一掷、自作主张闭门谢客。。。在当时桂阳三中(原五七学校)高一班班主任徐佩琼老师(数学教师,后为郴州市北湖区组织部长)及爱人彭主任(清华高材生,后为郴州市科委主任)的指导下,复习了一个月就参加高考。复习期间内知青林场内的劳务杂事就由魏建安分忧及操劳,我能顺利考上长沙交通学院路桥专业读书学习,是与他们的无私奉献分不开的,感谢他们、上帝保佑他们,在此让我们为他们祈福吧!
1979年魏建安原想当兵因客观原因没有走成,按国家下放知识青年返城政策招工进城,当过工人、又到桂阳食品公司基层杀过猪、买过肉,后调往郴州市肉联厂开车、又自己贩卖过苹果,当过老板。。。。碰碰闯闯、起起落落、失失得得,最后碰上国家企业单位改制,不得意就安排干上了企业单位的保安。他不甘寂寞、利用休闲时间,挖兰花、种兰花,寻奇石、种茶花、花花草草。。。挖树根、玩根雕,玩盆景、玩收藏、事事如意,在空闲时间参加各地举办的兰花、盆景、收藏等作品展览(评选)活动中,常有作品获奖。2013年12月15日(星期天)赶上央视《寻宝走进郴州安仁》海选,他带自存有的三件藏品:(1)民国太阳眼镜;(2)清朝青田石笔筒;(3)清朝同治官文。三件藏品赴郴州安仁海选,有价藏品均得到央视(北京)专家好评。
魏建安曾有过吃香喝辣的美好时光及辉煌履历,勤俭节约是他的本分且没有不良嗜好,他利用微薄的工薪收入维持着自己的休闲爱好支出,还有几年他就要退休了。。。在保证家庭基本生活的条件下,他将继续追求。。。感悟人生!
注:魏光谟(1823—1887)湖南桂阳昭金魏家人,字嘉猷号绍臬。自幼家教甚严,习文练武,聪颖过人,文韬武略,真是英雄出少年。他自小胸怀大志,立志报效国家,恰逢乱世,自古乱世出英雄。他毅然投笔从戎,道光晚期就参加了其堂叔魏喻义领导的“质字营”,跟随魏喻义南征北战。1876年,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,魏光谟一马当先,人称壮士,深得左宗棠的赏识;三军按照左宗棠的战术采取先北后南,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,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周围地区,然后攻占吐鲁番,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,收复了喀什噶尔,新疆重回到祖国的怀抱。《阿古柏伯克传》的作者包罗杰说:“中国收复新疆,毫无疑义,是一件近50年中在亚洲发生过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,同时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乾隆出兵这个地区以来,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曾取得的最光辉的成就。而后魏光谟成为湘军首领左宗棠的得力干将,被朝廷钦赐花翎总兵衔留任浙江总督府,诰授振威将军,成为一代名将。